百善“孝”為先,孝道被視為道德之元,教育之本,行為之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推進孝道文化傳承,傳播“孝道觀”,營造良好的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心靈健康環境以及精神文化環境來豐富老人的生活,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助力“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實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孝”字,從文字結構上有著怎樣的文化意義?孝道文化又是如何助力文創產業發展的?
常州孝道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溫寧力 (中)常州懷南匯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韋成紅(左)
溫寧力女士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孝字,這個字的造型是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小,也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本身就是老與子或長輩與晚輩之間的一種感恩,一種相互的關系。為弘揚中華民族的根文化,常州孝道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歷時8年規劃4年建設,打造了坐落于常州市武進太湖灣旅游度假區內的中華孝道園,在規劃建設者中,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中華文化的啟迪,在孝道園中融入了“三”這個元素,并稱之為三寶。第一寶是尋根問祖;我們在孝道園中打造了先祖廟堂,建造了105間家姓祠堂,也就是張姓、王姓、李姓這樣的祠堂,可以讓老百姓表達自己對自己先祖的紀念和緬懷景仰,然后把一些祖訓家訓等等都陳列在先祖廟堂中。第二寶是孝子廟的修復,孝子廟因為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承載了歷史上人們對孝子的一種尊重和記憶。第三寶是給大家塑造的一個形象,也就是說我們從小到大念書的時候,小學的時候就學雷鋒,學這樣一些很具象化的形象,這個讓人有一個真實感。
縱觀歷史,回顧過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每一次大的發展都離不開盛世作為基礎。中華孝道園身處江南腹地太湖灣旁邊,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比較聚集的地方,文化底蘊積累深厚。因此,基于無論是政策引導還是目前整個時機點以及所處的大環境,都促進了在文化產業中的發力點,我們通過定量定制文化藝術品的方式把當代人對于孝文化的理解標記到每一件作品中去,最終到收藏者的手中,整個流程做到極致,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每一個環節中去,讓消費者、每一位收藏愛好者真正在文化藝術品的消費或投資方面能夠體會到它是具備傳承、收藏和增值屬性的。
多年來,孝道園致力于弘揚“孝道”為己任、以舉“孝”之帆弘“孝”之魂為主旨思想,把“孝”的思想精髓進行了創新表達,將孝道文化與集身、心、靈于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進行了全方位融合,開展了“文創產品+養生養老”等產業線上和線下的特色經營,實現了孝文化創意重在“智”造,旨在傳承的宗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