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了解疫情對張家港居民生活造成的各方面影響,研究張家港地區戰“疫”與發展并存的推進情況,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乘風破浪實踐團”于2020年8月在張家港開展了線上線下結合的“疫情抗擊與復工復產考察”實踐活動。
活動前期,實踐團成員便制作了張家港地區復工復產情況問卷,利用身邊的力量向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崗位的張家港市民進行調查。從城中的曼巴特購物廣場到城西的購物公園,再到城北的萬達廣場,隨著夜幕的降臨,各大商圈美食飄香,廣場上行人如織,城市“煙火氣”十足。小吃零食、文創手工、童玩飾品,各色各樣的小攤位前吸引著市民駐足。顧客吳先生說,“這些地攤都是小時候的‘味道’啊,還好現在政府鼓勵這樣的地攤經濟,讓我們能重新感受到童年記憶。”第一次出來做攤位生意的王阿姨就感受到了“地攤經濟”的火熱,王阿姨告訴實踐團成員,自己之前開的店鋪因為疫情的影響只能關門轉讓,現在晚上拿貨出來擺攤的收入也十分可觀。
8月14日,實踐團成員集合來到張家港高鐵站進行了實地考察。自7月開通以來,張家港正式告別了“手無寸鐵”的交通歷史,張家港高鐵站對張家港市民來說不僅是地理區位的改變,更是經濟上、空間上、生活上的一場重大變革。
高鐵站內,出行旅客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佩戴好口罩后有序排隊進站,秩序井然。通過采訪了解到,不少乘客都是張家港本地人,一位年輕小伙子在參與采訪時說,“現在有了高鐵一小時就到上海了,也不用擔心堵車暈車。”爺爺在一旁高興地附和著,“真的很驕傲的,今天跟著孫子旅游去,體驗一下我們張家港的高鐵。”
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力有序地推進著。張家港市積極響應全國兩會號召,通過發展夜經濟、消費券等方式,大力激發張家港經濟新活力。希望在張家港精神的引領下,這座小城能夠繼續乘風破浪,成為充滿人文氣息與生活味道的現代化城市,成為居民幸福感滿滿的美好家園。(曹亦姜、袁欣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